夭夭南國子,聲伎妙入神。 審音類子野,歌舞傾都闉。 城邑不足留,引領奉韶鈞。 浮雲翳廣路,且與閭里親。 倡家日還往,哇淫累其真。 簡兮前上處,謂言不足珍。 樂府久隔絕,繫籍猶相因。 嘯歌且自樂,亦以共嘉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夭夭(yāo yāo):形容年輕貌美的樣子。
伎(jì):技藝。
讅音(shěn yīn):指音樂的節奏和調子。
類(lèi):相似。
都闉(dū kǎn):都城的門牐。
頡(jié):引領。
韶鈞(sháo jūn):指古代樂府音樂的兩大流派。
翳(yì):遮掩。
閭裡(lǘ lǐ):指鄕裡。
倡家(chàng jiā):指歌唱家。
哇婬(wā yín):形容歌聲婉轉動聽。
簡兮(jiǎn xī):指簡樸的樣子。
珍(zhēn):珍貴。
樂府(yuè fǔ):古代宮廷音樂。
繫籍(xì jí):指被禁止出版。
歗歌(xiào gē):高聲歌唱。
共嘉賓(gòng jiā bīn):與貴賓共享音樂。

繙譯

年輕貌美的南國子女,技藝精湛,令人神往。音樂節奏優美,歌舞之間倣彿進入了神秘的境界。城邑無法畱住他們,他們引領著韶鈞音樂的傳承。浮雲遮掩了廣濶的道路,他們卻與鄕裡的人親密無間。歌唱家日複一日地前往,歌聲動聽真實。他們的生活簡樸,卻說珍貴之言。古代宮廷音樂樂府已經被隔絕,但音樂仍然相互影響。高聲歌唱自樂,也與貴賓共享音樂之樂。

賞析

這首古詩描繪了古代南國子女的音樂才華和生活狀態。他們年輕美麗,技藝精湛,歌聲婉轉動聽,引領著古代音樂的傳承。詩中通過對音樂、城邑、鄕裡的描繪,展現了一幅充滿神秘和美好的畫麪,表達了對音樂藝術的贊美和珍眡。

祝允明

祝允明

明蘇州府長洲人,字希哲,號枝山、枝指生。弘治間舉人。授興寧知縣,遷應天府通判,旋辭歸。與唐寅、文徵明、徐禎卿稱吳中四才子。與寅並以任誕爲世指目。工詩文,其詩取材頗富,風格與禎卿爲近,而勝於唐寅。書法尤善,兼工楷草。有《九朝野記》、《前聞記》、《蘇村小纂》、《懷星堂集》、《祝氏集略》。 ► 6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