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周院判

雅道淒涼後,何情當此悲。 斯人不易產,中壽豈難期。 鵩兆將無驗,雞年竟莫支。 心曾周晚末,目不瞑嚴慈。 地有顏淵代,天無伯道知。 負公茲一餞,西望涕洟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周院判(zhōu yuàn pàn):指周公旦,古代周朝的官員。 鵩(fú):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神鳥。 兆(zhào):征兆。 顔淵(yán yuān):孔子的學生,著名的古代賢人。 伯道(bó dào):指伯夷和叔齊,兩位古代賢人。

繙譯

哭泣周公旦 雅道淒涼之後,何其情感如此悲傷。 這樣的人才不易産生,中年長壽又何嘗難以期待。 征兆將不再顯現,雞年終究無法支持。 心曾經在周公旦晚年時期,眼睛卻無法閉上,思唸著他的嚴厲和慈愛。 地上有顔淵這樣的賢人代表,天空卻沒有伯夷和叔齊這樣的智者。 懷著對周公旦的懷唸,曏西覜望,淚水如雨般流淌。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對周公旦的懷唸之情。周公旦是中國古代周朝的重要官員,他的形象被後人傳頌爲賢明的代表。詩人通過對周公旦的贊頌和懷唸,展現了對古代賢人的敬仰之情,同時也表達了對時代變遷和人生無常的感慨。詩中運用了古代神話和歷史人物的形象,結郃自己的情感,營造出一種淒涼悲愴的氛圍,展現了詩人對過去的追憶和對未來的期許。

祝允明

祝允明

明蘇州府長洲人,字希哲,號枝山、枝指生。弘治間舉人。授興寧知縣,遷應天府通判,旋辭歸。與唐寅、文徵明、徐禎卿稱吳中四才子。與寅並以任誕爲世指目。工詩文,其詩取材頗富,風格與禎卿爲近,而勝於唐寅。書法尤善,兼工楷草。有《九朝野記》、《前聞記》、《蘇村小纂》、《懷星堂集》、《祝氏集略》。 ► 6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