滔滔川上水,羃羃堤邊草。 行行遠方客,歷歷山下道。 道遠行易疲,白日坐已馳。 無憂白日暮,秪恐嚴霜垂。 日暮行復朝,嚴霜草以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滔滔(tāo tāo):形容水流的樣子,洶湧奔流。
羃羃(mì mì):形容草木茂盛的樣子。
歷歷(lì lì):清晰可見。
彫(diāo):枯萎凋零。

繙譯

江水奔流不息,草木在堤岸茂盛蔥鬱。
行走在遠方的客人,沿著山下的小道前行。
路途遙遠,行走容易疲憊,白天坐下稍作休息。
白天無憂,衹怕嚴寒的霜會降臨。
太陽落山後再次行走至清晨,嚴寒的霜使草木凋零。

賞析

這首古詩描繪了一位遠行客人在旅途中的景象。作者通過描寫江水奔流、草木蔥鬱、山下小道等場景,展現了旅途中的辛勞和風景。詩中運用了豐富的形容詞和動詞,使整躰意境生動而優美。在詩的結尾,作者通過描繪嚴寒的霜使草木凋零,表達了旅途中的艱辛和不易,同時也暗示著人生道路上的坎坷和挑戰。

祝允明

祝允明

明蘇州府長洲人,字希哲,號枝山、枝指生。弘治間舉人。授興寧知縣,遷應天府通判,旋辭歸。與唐寅、文徵明、徐禎卿稱吳中四才子。與寅並以任誕爲世指目。工詩文,其詩取材頗富,風格與禎卿爲近,而勝於唐寅。書法尤善,兼工楷草。有《九朝野記》、《前聞記》、《蘇村小纂》、《懷星堂集》、《祝氏集略》。 ► 6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