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夜喻別駕邀同汪公重集俞園得池字

滿坐青山照習池,上公攜客共含卮。 中天月色重圓夜,大海潮痕乍落時。 杖擲廣寒銀闕近,杯傾河漢玉輪遲。 當筵觸目俱名勝,爛醉高陽白接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十六夜(shí liù yè):農曆每月十六日的夜晚,即月圓之夜。 喻別(yù bié):比喻分別。 駕邀(jià yāo):指駕車邀請。 汪公(wāng gōng):指汪倫,字公。 重集(chóng jí):再次聚集。 俞園(yú yuán):指俞伯牙的園囿。 得池字(dé chí zì):得到池塘的字畫。

翻譯

滿座青山映在清澈的池塘中,上賓攜客一同舉起酒杯。夜晚中,月色明亮,彷彿月亮在天空中反覆圓缺;大海的潮汐痕跡在不經意間顯現。

手持柺杖,向着廣寒宮的銀闕遠眺,酒杯中的酒慢慢傾斜,彷彿河漢中的玉輪在緩緩轉動。宴席上所見之景皆爲名勝,醉酒之際䍦接不斷,䍦爲古代一種酒器。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月圓之夜,胡應麟以優美的文字描繪了宴席上的景緻,展現了詩人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感悟和對人情世故的體會。通過對月色、海潮、宮闕、酒杯等景物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美好時光的珍視和對友誼的珍貴。整首詩意境深遠,富有詩意,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好時光的嚮往。

胡應麟

明金華府蘭溪人,字元瑞,號少室山人,更號石羊生。萬曆間舉人,久不第。築室山中,購書四萬餘卷,記誦淹博,多所撰著。曾攜詩謁王世貞,爲世貞激賞。有《少室山房類稿》、《少室山房筆叢》、《詩藪》。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