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王司寇元美六秩四首

曾從彌勒問三禪,更逐方平煉九還。 寄跡乾坤中土外,飛身雲霧大羅前。 桑弧想像庚寅日,花甲週迴乙酉年。 莫笑騎羊人老去,摳衣常侍玉華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彌勒:佛教菩薩名,意爲「慈氏」,是未來佛。
  • 三禪:佛教術語,指禪定的第三層次,即「定生喜樂地」。
  • 方平:指道教中的仙人王方平。
  • 九還:道教術語,指九轉還丹,即煉丹過程中的九次變化。
  • 寄跡:寄託蹤跡,指生活或活動。
  • 乾坤:天地。
  • 中土:指中國。
  • 大羅:道教中的最高天界。
  • 桑弧:古代用桑木製成的弓,常用來象徵男子。
  • 庚寅:干支紀年中的一個年份。
  • 花甲:六十歲,因干支紀年每六十年一個循環,故稱。
  • 乙酉:干支紀年中的一個年份。
  • 騎羊:指仙人或道士的坐騎,象徵長壽。
  • 摳衣:整理衣襟,表示恭敬。
  • 玉華筵:指仙人或高貴者的宴席。

翻譯

曾經跟隨彌勒菩薩探求禪定的第三層次,也追隨仙人王方平煉製九轉還丹。 在這廣闊的天地間,我寄居於中國之外,飛昇至雲霧繚繞的大羅天界。 想象着那桑木弓象徵的庚寅日,花甲之年又回到了乙酉年。 不要笑我這騎着羊的老者漸漸老去,我常常整理衣襟,恭敬地參加玉華宴席。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追求道教長生不老之術的仙人形象,通過佛教和道教的典故,展現了其超脫塵世的理想。詩中「彌勒問三禪」與「方平煉九還」體現了對宗教修行的嚮往,「寄跡乾坤中土外,飛身雲霧大羅前」則表達了超然物外、追求高遠的精神境界。末句以自嘲的口吻,展現了老而不衰、依然追求仙境生活的樂觀態度。

胡應麟

明金華府蘭溪人,字元瑞,號少室山人,更號石羊生。萬曆間舉人,久不第。築室山中,購書四萬餘卷,記誦淹博,多所撰著。曾攜詩謁王世貞,爲世貞激賞。有《少室山房類稿》、《少室山房筆叢》、《詩藪》。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