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竹爲鄒侍郎賦

· 倪謙
美人遙隔瀟湘渚,一望琅玕翠如許。 欲往從之路阻長,兩岸冥冥足煙雨。 雨餘滿林秋氣清,綠煙常向滄江橫。 日高不辨鷓鴣影,風細時聞鸞鳳聲。 萬竿玉立何瀟灑,誰把霜毫爲君寫。 遠水平吞青草湖,寒雲迥接蒼梧野。 老仙公退居南宮,愛此湘皋冰雪叢。 莫嫌歲晚鎮相對,爲與此君標格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鄒侍郎:指古代官職,類似於今天的官員職位
琅玕:美玉
冥冥:茫茫的樣子
鷓鴣:一種鳥類
鸞鳳:傳說中的鳳凰和鸞鳥
玉立:形容竹子修長挺拔如玉
霜毫:極細的毫毛
湘皋:湘江的高岸
蒼梧:古地名,今廣西境內
標格:標準、規範

翻譯

美人遠隔在瀟湘的湖畔,遠遠望去,翠綠的美玉一般美麗。想要前往卻路途遙遠,兩岸籠罩在茫茫煙雨之中。雨過後,滿林的秋意清爽,綠煙常在蒼茫的江面上飄蕩。白天高高的時候看不清鷓鴣的影子,風細的時候卻能聽到鸞鳳的歌聲。成千上萬的竹子修長挺拔,誰能用極細的毫毛爲你書寫。遠處的水面吞沒了青草湖,寒雲連綿接續着蒼梧的原野。老仙公退隱在南宮,鍾愛這湘江的高岸冰雪交加之地。不要嫌棄歲月已晚,與這位君子一同標準規範。

賞析

這首古詩描繪了一幅美麗的湖光山色,以及美人遙遠的景象。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如美人如琅玕、綠煙常向滄江橫等,展現了詩人對自然景色和美人的讚美之情。通過描寫湖光山色和美人之間的距離,表達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嚮往和追求,同時也表達了對友誼和情感的珍視和堅守。整首詩意境優美,富有詩意,值得細細品味。

倪謙

倪謙

明應天府上元人,字克讓,號靜存。正統四年進士。授編修,曾出使朝鮮。天順初,累遷至學士,侍太子於春宮。後主順天鄉試,因黜權貴之子,被構罪戍邊。成化初,復職,官至南京禮部尚書。卒諡文僖。有《朝鮮紀事》、《遼海編》、《倪文僖集》。 ► 56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