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祥光還白門四首

布衲披雲去,蒲團向月裁。 故園芳草色,應遍雨花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布衲(bù nà):僧衣。
  • 蒲團(pú tuán):用蒲草編織成的圓墊,多爲僧人坐禪及跪拜時所用。
  • 雨花臺(yǔ huā tái):位於南京市,因南朝梁武帝時雲光法師在此講經,感動天庭,落花如雨而得名。

翻譯

身披雲般的僧衣離去,蒲團則向着月光裁剪。 那故園的芳草色彩,應當已遍佈在雨花臺。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僧人離去的場景,通過「布衲披雲」和「蒲團向月」的意象,展現了僧人超脫塵世的形象。後兩句則表達了對故園的深深思念,想象着芳草已遍佈雨花臺,情感真摯而含蓄。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透露出一種淡泊寧靜的美感。

胡應麟

明金華府蘭溪人,字元瑞,號少室山人,更號石羊生。萬曆間舉人,久不第。築室山中,購書四萬餘卷,記誦淹博,多所撰著。曾攜詩謁王世貞,爲世貞激賞。有《少室山房類稿》、《少室山房筆叢》、《詩藪》。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