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方伯曾公過訪賦贈二首

十二巖城坐嘯中,湖天晴色畫船空。 薇垣鎮靜周方伯,棘寺飛騰漢上公。 環佩乍看燕闕底,旌旗曾閃越臺東。 猶憐竹馬爭迎日,屈指黃金召次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十二巖城:指地名,具體位置不詳,可能指某個具有十二座岩石山峯的城市。
  • 坐嘯:坐而長嘯,形容悠閒自在。
  • 湖天晴色:湖面上的天空晴朗的景色。
  • 畫船空:裝飾華麗的船隻空無一人,形容寧靜。
  • 薇垣:古代官署名,這裏指曾公的官署。
  • 鎮靜:穩定平靜,這裏指曾公治理有方。
  • 周方伯:指曾公,方伯是古代對地方長官的尊稱。
  • 棘寺:古代官署名,指司法機關。
  • 飛騰:迅速升遷。
  • 漢上公:漢朝的高級官員,這裏指曾公的官職顯赫。
  • 環佩:古代官員佩戴的玉飾,這裏指曾公的儀仗。
  • 燕闕:指皇宮,闕是古代宮殿前的門樓。
  • 旌旗:旗幟,這裏指曾公的軍旗。
  • 越臺:地名,具體位置不詳,可能指越國(古代國名)的臺閣。
  • 竹馬:兒童遊戲時騎的竹竿,這裏指兒童。
  • 爭迎日:爭相迎接的日子,形容曾公受到民衆的熱烈歡迎。
  • 屈指:計算時間。
  • 黃金召:指皇帝的召見,黃金象徵皇權。
  • 次公:指曾公,次公是對有地位的人的尊稱。

翻譯

在十二巖城中悠閒地坐着長嘯,湖面上的天空晴朗,裝飾華麗的船隻空無一人。曾公的官署穩定平靜,治理有方,司法機關中他迅速升遷,官職顯赫。他的儀仗突然出現在皇宮前,軍旗曾在越臺東邊閃耀。仍然懷念那些日子,孩子們爭相迎接,計算着皇帝召見曾公的時間。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曾公的威嚴與民衆對他的敬仰。通過「十二巖城坐嘯」和「湖天晴色畫船空」的描繪,展現了曾公的悠閒與超然。詩中「薇垣鎮靜」和「棘寺飛騰」突出了曾公的治理能力和政治升遷。後半部分通過「環佩」、「旌旗」等意象,以及「竹馬爭迎日」的生動場景,表達了民衆對曾公的熱烈歡迎和期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曾公的尊貴地位和民衆的深厚情感。

胡應麟

明金華府蘭溪人,字元瑞,號少室山人,更號石羊生。萬曆間舉人,久不第。築室山中,購書四萬餘卷,記誦淹博,多所撰著。曾攜詩謁王世貞,爲世貞激賞。有《少室山房類稿》、《少室山房筆叢》、《詩藪》。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