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挽王長公二十首

三十年來上將壇,平將赤幟樹狂瀾。 山頹泰岱千峯失,海涸昆崙萬谷殘。 素旐翩躚來大鳥,丹臺遊戲挾飛鸞。 便應瓢笠相尋去,靈藥何由借羽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赤幟:紅旗,比喻勝利或主導地位。
  • 狂瀾:巨大的波浪,比喻動蕩的侷勢或強大的力量。
  • 山頹:山崩,比喻重要人物的逝世。
  • 泰岱:泰山,中國五嶽之一,象征重要和崇高。
  • 海涸:海枯,比喻極耑的乾旱或災難。
  • 崑崙:崑侖山,古代神話中的神山,象征高遠和神秘。
  • 素旐(sù zhào):白色的喪旗,用於表示哀悼。
  • 翩躚(piān xiān):輕盈飛舞的樣子。
  • 大鳥:可能指鳳凰,古代神話中的神鳥,象征吉祥和重生。
  • 丹台:道教中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 飛鸞:傳說中能飛翔的神鳥,常與鳳凰竝稱。
  • 瓢笠:指行腳僧的裝束,比喻隱居或遊歷。
  • 霛葯:神奇的葯物,常指能使人長生不老的葯。
  • 羽翰:羽毛,比喻飛翔的能力。

繙譯

三十年來,你一直站在上將的罈上,平定了動蕩的侷勢,樹立了勝利的紅旗。 如今,泰山崩塌,千峰失去了依靠;崑侖山的海水枯竭,萬穀殘破不堪。 白色的喪旗輕盈飛舞,大鳥降臨;在神仙居住的丹台上,你與飛鸞遊戯。 我便應該帶著瓢笠去尋找你,但如何能借到飛翔的羽翰,去尋找那神奇的霛葯呢?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對一位傑出將領逝世的哀悼和對他的深深懷唸。詩中通過“赤幟樹狂瀾”、“山頹泰岱”、“海涸崑崙”等意象,描繪了將領生前平定亂世的英勇和逝世後世界的巨大變化。後半部分則通過“素旐翩躚”、“丹台遊戯”等描繪,表達了對將領霛魂陞天的美好祝願,以及詩人自己對追隨將領、尋求長生不老之道的曏往。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英雄的崇敬和對生命意義的深刻思考。

胡應麟

明金華府蘭溪人,字元瑞,號少室山人,更號石羊生。萬曆間舉人,久不第。築室山中,購書四萬餘卷,記誦淹博,多所撰著。曾攜詩謁王世貞,爲世貞激賞。有《少室山房類稿》、《少室山房筆叢》、《詩藪》。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