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泊金閶寄奠王敬美先生八首

年才四十五遊成,昏嫁何須畢尚平。 泰華兩登天地小,崧衡齊躡鬥牛驚。 九疑峯憶帆前墮,三疊泉猶杖底鳴。 瓢笠王郎今在否,朝騎鸞鶴上瑤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金閶(jīn chāng):古代蘇州的別稱,因城西有金閶亭而得名。
  • 寄奠:寄送祭品以示哀悼。
  • 遊成:遊學有所成就。
  • 昏嫁:結婚。
  • 畢尚平:指完成家庭責任,典出《後漢書·逸民傳》中的尚平,他完成了子女的婚嫁後,不再過問家事,專心隱居。
  • 泰華:指泰山和華山,中國五嶽中的兩座。
  • 崧衡:指嵩山和衡山,也是五嶽中的兩座。
  • 鬥牛:指天上的鬥宿和牛宿,這裏比喻高遠的天空。
  • 九疑峯:指九疑山,位於今湖南省境內。
  • 三疊泉:指瀑布,因其水流分三段跌落而得名。
  • 瓢笠:指隱士的行裝,瓢指水瓢,笠指斗笠。
  • 瑤京:指天上的宮殿,比喻仙境。

翻譯

年僅四十五歲,遊學已有所成,結婚生子之事何須等到如尚平般完成家責。 曾兩度登上泰山和華山,感覺天地都變得渺小,又一同登上嵩山和衡山,令鬥牛星宿都爲之震驚。 回憶起九疑山的峯巒在帆船前墜落,三疊泉的瀑布聲仍在杖底迴響。 王郎啊,你如今是否還在,是否已經騎着鸞鶴飛昇至天上的瑤京。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對王敬美先生的深切懷念與崇高敬意。詩中通過描繪遊學、登山等壯闊場景,展現了王敬美先生非凡的學識與胸懷。末句以騎鸞鶴上瑤京的想象,寄託了對先生仙逝的美好祝願,同時也體現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嚮往。

胡應麟

明金華府蘭溪人,字元瑞,號少室山人,更號石羊生。萬曆間舉人,久不第。築室山中,購書四萬餘卷,記誦淹博,多所撰著。曾攜詩謁王世貞,爲世貞激賞。有《少室山房類稿》、《少室山房筆叢》、《詩藪》。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