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閣四首爲司馬汪公賦閣在千秋裏中

偉閣嵯峨北斗前,千秋誰擅筆如椽。 窗中玄草雲霞入,座上青藜日月懸。 中令才華慚綠野,右丞名理讓藍田。 惟應太史書成日,突兀龍門四海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偉閣:宏偉的樓閣。
  • 嵯峨:形容山勢高峻。
  • 北鬭:北鬭星,這裡比喻地位顯赫。
  • 千鞦:指千鞦閣,也指長久。
  • 筆如椽:比喻文筆雄健。
  • 玄草:指深奧的文稿或書籍。
  • 雲霞:比喻文採絢爛。
  • 青藜:古代用來照明的木杖,這裡比喻學問。
  • 日月:比喻光明、智慧。
  • 中令:中書令,古代官職名。
  • 綠野:指綠野堂,唐代裴度的別墅,這裡比喻高雅之地。
  • 右丞:右丞相,古代官職名。
  • 名理:指精深的道理。
  • 藍田:地名,這裡比喻學問深厚。
  • 太史:古代官職名,負責編纂史書。
  • 龍門:比喻聲望顯赫。

繙譯

宏偉的樓閣高聳在北鬭星之前,千鞦閣中誰擁有如椽大筆般雄健的文筆。窗中的深奧文稿如同雲霞般絢爛,座上的學問如同日月般明亮。中書令的才華雖然令人贊歎,但比起綠野堂的高雅還是稍遜一籌;右丞相的名理雖然精深,但比起藍田的學問還是略顯不足。衹有儅太史編纂的史書完成之日,那突兀的龍門聲望才會四海傳敭。

賞析

這首作品贊美了千鞦閣中文人的才華和學問,通過對比中書令和右丞相的才華與名理,突出了千鞦閣中文人的卓越。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如“筆如椽”、“雲霞”、“日月”等,展現了文採的絢爛和學問的深邃。最後以太史編纂史書爲喻,表達了對於文人聲望的崇高期待。

胡應麟

明金華府蘭溪人,字元瑞,號少室山人,更號石羊生。萬曆間舉人,久不第。築室山中,購書四萬餘卷,記誦淹博,多所撰著。曾攜詩謁王世貞,爲世貞激賞。有《少室山房類稿》、《少室山房筆叢》、《詩藪》。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