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空潘公馳驛夏村時不佞臥病舟中公特使相存且爲覓舟南返感謝二律
崛起東南見偉人,行藏咫尺動星辰。
丹心自許乾坤業,白首誰稱社稷臣。
擁傳百川勞灌注,持籌萬國待經綸。
遙知夏後功成日,燦爛玄圭出紫宸。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大司空:古代官名,相當於後來的工部尚書。
- 潘公:指潘季馴,明代水利專家,曾任工部尚書。
- 馳驛:古代官員因公出差,利用驛站快速傳遞公文或趕路。
- 夏村:地名,具體位置不詳。
- 不佞:謙辭,意爲「不才」,作者自指。
- 臥病:生病臥牀。
- 相存:互相問候,關心。
- 覓舟:尋找船隻。
- 南返:返回南方。
- 擁傳:擁護傳遞,指潘公的政績和影響力。
- 持籌:籌劃,謀劃。
- 經綸:原指整理絲線,比喻治理國家。
- 玄圭:古代帝王舉行典禮時使用的一種黑色玉器,象徵權威。
- 紫宸:帝王的宮殿,代指朝廷。
翻譯
在東南崛起,得以見到偉大的人物,他的行爲舉止彷彿能觸動星辰。 他的赤誠之心只爲國家的偉業,直到白髮蒼蒼,誰又能真正稱得上是國家的忠臣。 他的政績如同百川匯聚,勞苦功高,他的謀劃如同萬國待治,需要精心籌劃。 遙想他功成名就的那一天,定會如同夏後般,以燦爛的玄圭出現在朝廷之中。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對潘公的敬仰和感激之情。詩中,「崛起東南見偉人」一句,既描繪了潘公的偉大形象,也表達了作者的敬仰之情。後文通過對潘公政績和謀劃的讚美,進一步突出了他的卓越才能和爲國家所做的貢獻。最後,以「燦爛玄圭出紫宸」作結,預言潘公將來必定功成名就,榮耀無比,表達了對潘公未來的美好祝願。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作者對潘公的深厚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