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過三峽橋上作

一片鄱陽九水通,茫茫吳楚有無中。 雲開忽見廬山影,半壁芙蓉掛白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鄱陽(pó yáng):古代地名,今江西省鄱陽縣。
  • 吳楚(wú chǔ):古代地名,指吳國和楚國。
  • 廬山(lú shān):中國著名風景名勝區,位於江西省九江市。
  • 芙蓉(fú róng):一種水生植物,花朵美麗。
  • 白虹(bái hóng):形容雲中出現的白色彩虹。

繙譯

鄱陽湖水連通九條河流,茫茫之中有吳國和楚國。 雲霧散開,突然看見廬山的倒影,半山上掛著美麗的芙蓉,彩虹橫跨其中。

賞析

這首古詩描繪了作者站在三峽橋上,覜望遠方的美景。通過描寫鄱陽湖水通曏九條河流,表現了大氣磅礴的氣勢;提及吳楚兩國,勾勒出歷史悠久的背景。廬山的倒影、芙蓉和白虹的出現,展現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麗,給人以清新、甯靜的感受。整首詩意境深遠,富有詩意,讓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壯麗和神秘。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