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石榴

真疑夜火百枝然,晞採扶桑色正鮮。 吐納朱光成十日,芬披丹氣作雙煙。 膏凝可釀扶南酒,裙縐堪留太液仙。 千葉垂腴嫌太密,有時難見曉妝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晞採(xī cǎi):指晨光的色彩。
  • 扶桑(fú sāng):傳說中的一種神樹,葉子可以遮蔽太陽。
  • 吐納(tǔ nà):指植物開花結果。
  • 硃光(zhū guāng):紅色的光芒。
  • 芬披(fēn pī):芬芳四溢。
  • 丹氣(dān qì):紅色的氣息。
  • 膏凝(gāo níng):指果實汁液濃稠。
  • 扶南(fú nán):傳說中的一種美酒。
  • 裙縐(qún zhòu):華美的衣裙。
  • 太液仙(tài yè xiān):傳說中的一種仙酒。

繙譯

紅石榴 [明]屈大均

真的像夜晚的火焰一樣,百枝石榴樹在晨光中閃耀,色彩鮮豔奪目。 開花結果後,紅光照耀如同十日。 芬芳四溢,散發著紅色的氣息,如同雙菸飄逸。 果實汁液濃稠,可以釀造出美酒,華美的衣裙倣彿可以畱下仙酒的痕跡。 樹葉茂密得有些過於繁茂,有時候難以看清晨光中的妝容美麗。

賞析

這首詩以紅石榴爲主題,通過生動的描寫展現了石榴樹在晨光中的美麗景象。詩人運用豐富的比喻和形象描寫,使得讀者倣彿看到了石榴樹在晨曦中綻放的美麗,同時也表達了對自然之美的贊美和敬畏之情。整首詩意境優美,富有詩意,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