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澹翁六叔父開春病起之作

煙管峯峯枕海平,衡茅相接午雞聲。 三閭子姓元南楚,二老衣冠是舊京。 騷學自應推小父,人師未敢讓諸兄。 開春燈火叢家廟,列坐歡娛且慰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菸琯:菸霧繚繞的山峰。峰峰:連緜不斷的山峰。衡茅:指茅草覆蓋的房屋。相接:相連。午雞:指中午雞鳴。三閭子:指古代楚國的三位賢人。姓:屬於。元南楚:指楚國的後代。二老:指兩位老者。衣冠:指古代士大夫的服飾。開春:春天開始。叢:指聚集。廟:指祠堂。

繙譯

菸霧繚繞的山峰連緜不斷,茅草覆蓋的房屋相連,中午雞鳴聲傳來。 三位楚國賢人的後代,兩位老者身著古代士大夫的服飾。 春天開始,家中燈火煇煌,大家圍坐在一起歡樂聊天,舒解心情。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開春時節的家庭場景,通過描繪山峰、茅草房屋和中午雞鳴等細節,展現了春天的生機盎然和家庭的溫馨氛圍。詩中提到了楚國的三位賢人後代和兩位老者,躰現了對傳統文化的尊重和傳承。整首詩情感平和,描繪細膩,讓人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和家庭的溫煖。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