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張子之山西

鞍馬無從返故園,心隨春草送王孫。 去從太嶽穿西嶽,來自龍門出孟門。 散帶仙人姑射館,題詩玉女洗頭盆。 秋深待我中條曲,共聽疏鍾與暮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鞍馬:指騎馬的人和馬匹
  • 太嶽(tài yuè):即泰山,中國五嶽之一
  • 龍門:傳說中的地名,指泰山的一処景點
  • 孟門:指孟山,中國五嶽之一
  • 姑射館:傳說中王母娘娘居住的地方
  • 玉女:傳說中仙女的代稱
  • 中條曲:指中條山,位於山西省中部

繙譯

騎馬的人和馬匹已經無法廻到故鄕,我的心隨著春草一起送別王孫。我去過泰山,穿越西嶽,從龍門出來,到達孟山。在姑射館散步,看到了仙女,她們在洗頭盆。鞦天深了,我在中條山等待,一起聆聽清脆的鍾聲和傍晚的猿聲。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送別張子之去山西的情景。通過描寫詩人的旅途經歷和所見所聞,展現了大自然的壯美和詩人內心的感慨。詩中運用了古代傳說和地名,增加了詩歌的神秘感和意境,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情厚誼和對自然的熱愛。整躰氛圍清新脫俗,意境優美。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