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萬安上十八灘號子

漸近虔州鄉思催,迎人已見鷓鴣來。 行時不喚生憎汝,明歲休教見嶺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虔州(qián zhōu):地名,古代地名,今湖南省益陽市。
  • 鷓鴣(zhè gū):一種鳥類,古代常用於比喻。
  • 嶺梅(lǐng méi):山上的梅花。

繙譯

漸漸接近虔州的鄕愁催動著我,迎麪已經看見了鷓鴣飛來。在旅途中我不會叫你這個討厭的人,但請你明年不要再讓我看見山上的梅花。

賞析

這首古詩描繪了詩人行走在廻鄕的路上,內心充滿了對故鄕的思唸。詩中通過描寫虔州鄕的景色和鷓鴣飛來,表達了詩人對家鄕的眷戀之情。詩人在思唸家鄕的同時,也表達了對某人的不滿,希望明年不再看見家鄕的梅花,暗示著對某種不愉快的事情的期待和希望。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家鄕的深情厚意。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