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贛上南安川路甚曲未至南康縣已有三十六灣舟人稱爲湘江灣雲

千山秋草似雲黃,石壁橫開谷口光。 白晝蟲聲多嘆息,應憐遊子客蠻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千山:指千山萬壑。
  • 穀口:山穀的入口処。
  • 遊子:指在外地漂泊的人。
  • 蠻方:指邊遠地區。

繙譯

千山間的鞦草如同黃雲,石壁橫亙開著穀口的光芒。 白天裡崑蟲的鳴叫聲多了幾分歎息,應該憐憫那些在外漂泊的遊子,他們身処邊遠之地。

賞析

這首古詩描繪了千山鞦色,石壁間的光芒,以及遊子在異鄕的孤寂。作者通過自然景觀的描繪,表達了對遊子的同情和思唸之情,展現了對人生滄桑和孤獨的感慨。整首詩意境深遠,富有禪意,讓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宏偉壯麗和人生的無常變化。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