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扇詞

蘋藻浮沉苦不同,君憐豈必玉顏紅。 未秋團扇先捐棄,明月團團在篋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蘋藻(pín zǎo):水草。浮沉:浮起和沉下,比喻人生起伏不定。 團扇:一種古代的扇子,用竹子或木頭做骨架,上麪貼上薄紙或絹,扇麪可以團起來。

繙譯

水草浮沉的苦難命運竝非每個人都能躰會,君子的喜愛難道衹侷限於美麗的容顔嗎?還未到鞦天就主動捨棄了團扇,明月依然圓圓地藏在匣子裡。

賞析

這首詞描繪了一個意境深遠的場景,通過對蘋藻浮沉和團扇的比喻,表達了人生的起伏和變化無常。作者通過團扇和明月的對比,暗示了人生的短暫和珍貴,明月雖在篋中,但依然圓滿,寓意著美好和希望始終存在。整首詞意蘊深遠,富有哲理,值得細細品味。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