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聲

雨聲日夜如流水,欲寫潺湲無素琴。 長夜已令哀怨久,故人還使夢魂深。 孤高野鶴難雙宿,斷絕秋猿祗一吟。 搖落自來悲宋玉,江楓無柰更蕭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潺湲(chán yuán):水流的聲音。 孤高野鶴(gū gāo yě hè):孤獨高潔的野生孤鶴。 宋玉(Sòng Yù):戰國時期楚國詩人。 江楓(jiāng fēng):江邊的楓樹。

繙譯

雨聲如同日夜不停的流水,倣彿想要描繪出那潺湲的水聲,卻無法用簡單的琴聲表達。長夜已經讓悲傷持續了很久,舊時的朋友卻依舊讓夢境深邃。孤獨高潔的野鶴難以找到伴侶共度,衹有一衹鞦天的猿猴在遠処哀鳴。飄零的落葉也帶來了悲傷,倣彿在悼唸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宋玉,江邊的楓樹也不再那麽鬱鬱蔥蔥。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雨夜中的淒涼和孤寂,通過雨聲、孤鶴、鞦猿等意象,表達了詩人內心深処的憂傷和孤獨。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展現出詩人對於人生沉浮、離別和孤獨的感慨。整首詩意境優美,富有禪意,讓人感受到一種深沉的思考和情感的共鳴。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