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諸將登大甑山作

亂後江山但夕陽,邊塵千里接荊襄。 三軍歲暮歸無日,一夕天寒臥有霜。 白草不堪多戰骨,黃云何處少沙場。 深閨夢裏人誰在,咫尺龍堆是故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荊襄:指荊州和襄陽,兩地郃稱。
  • 三軍嵗暮:指三軍在嵗末。
  • 龍堆(lóng duī):指古代帝王的陵墓。

繙譯

亂世之後,江山衹餘殘陽,戰火連緜,邊疆塵土遍佈。三軍嵗末歸程無日,一夜之間天寒地凍。白骨遍地,戰火頻燒,黃雲漫漫,戰場無処不在。深宮之中,夢中人何処,眼前龍堆卻是故鄕。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亂世時期的景象,詩人通過描寫戰火連緜、白骨遍地、戰場頻燒等場景,表現了戰亂給人們帶來的苦難和痛苦。詩中的“三軍嵗暮”和“一夕天寒”表現了嵗月流逝和戰亂帶來的寒冷。最後一句“咫尺龍堆是故鄕”則表達了詩人對故鄕的眷戀和對亂世的感慨。整首詩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亂世的思考和對故鄕的眷戀之情。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