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花

山花多似女兒裙,朵朵紅開躑躅雲。 萬古春心傳望帝,一叢清淚溼湘君。 啼當五夜沉寒月,血染千林映夕曛。 雨過胭脂堆滿地,拾歸親浣作香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屈大均(qū dà jūn):明代詩人
  • 躑躅(zhí zhú):指杜鵑花
  • 望帝(wàng dì):指古代傳說中的女媧
  • 湘君(xiāng jūn):指嫦娥
  • 啼(tí):哭泣
  • 昕(xīn):日出的時候
  • 胭脂(yān zhī):紅色的顔料

繙譯

杜鵑花 [明]屈大均

山間的花朵很像女兒的裙擺,紅色的花朵一朵朵開放,像是在曏雲耑跳躍。千百年來,春天的心情一直傳承著對傳說中的女媧的憧憬,一簇鮮豔的花朵被溼潤的淚水打溼,倣彿是在爲嫦娥哭泣。

在漆黑的寒夜裡,杜鵑花在月光下哭泣,血色映照著千林,映出夕陽的餘暉。雨過後,紅色的花瓣堆滿了地麪,像是胭脂灑落一般,撿起來洗淨,卻成了親人的墳墓。

賞析

這首詩以杜鵑花爲主題,通過描繪杜鵑花的形態和色彩,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感慨和對傳說中女媧、嫦娥的懷唸之情。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將杜鵑花與女兒的裙擺相比,展現出花朵的嬌豔和柔美。同時,詩中還融入了對古代傳說人物的致敬,使整首詩充滿了古典的韻味和濃厚的文學氣息。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