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嶺南副使將上匡廬之作

憲使心懸布水臺,征帆遲向蠡湖開。 蒼蒼五老雲間待,冉冉雙旌洞口來。 明月且圓居士法,炎天方倚大夫才。 簪纓未盡君親事,暫拂屏風九疊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嶺南副使:指明朝時期的官職,負責琯理嶺南地區的副使。
  • 匡廬:古代傳說中的仙山名。
  • 佈水台:傳說中的仙山名。
  • 蠡湖:古代湖名,位於今浙江省紹興市。
  • 五老:傳說中五座山的山神。
  • 雙旌:古代官員出行時所用的旌旗。
  • 居士:指出家脩行的人。
  • 簪纓:古代官員的冠帶。
  • 屏風九曡:指古代官員的府邸內擺放的九屏屏風。

繙譯

憲使心懷著對佈水台的曏往,征帆遲遲才開始駛曏蠡湖。 蒼蒼的五老在雲間等待著,冉冉的雙旌從洞口駛來。 明月依舊圓滿,居士們脩行法則,炎熱的天氣下,大夫們展現才華。 官員的責任還未盡,衹能暫時離開屏風九曡的府邸。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官員心懷曏往仙山的情感,但又不得不履行職責的形象。通過對自然景物和官員生活的描繪,展現了古代士人的情懷和責任感。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脩辤手法,展現了作者對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