閏七夕再詠牛女

天帝金錢定已還,輟機重得七襄閒。 三星倍覺光河漢,一水頻催溼佩環。 心逐奔龍雲冉冉,淚沾顧兔月斑斑。 今宵始是無雙夕,欲助填橋放白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閏七夕(rùn qīxī):指辳歷七月二十五日,即傳統七夕節之後的一個節氣。
  • 金錢(jīn qián):指銀河。
  • 七襄閒(qī xiāng xián):指七夕節。
  • 珮環(pèi huán):古代婦女珮戴在腰間的裝飾物。
  • 奔龍(bēn lóng):指牛郎星。
  • 顧兔(gù tù):指織女星。
  • 白鷳(bái xián):傳說中織女所化的仙鶴。

繙譯

天帝已經還了牛郎織女他們的金錢,停止了機器,重新獲得了七夕的閑暇時光。三顆星星倍感銀河的光芒,一汪水頻頻催促溼潤珮環。心情隨著奔龍星雲霧繚繞,淚水打溼了顧兔星的月亮斑斑。今晚才是獨一無二的七夕之夜,願助牛郎織女填滿銀河,放飛白鷳。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牛郎織女相會的情景,表達了對七夕節的美好祝願。通過對星宿、天象的描繪,展現了濃厚的古典詩意和浪漫情懷。詩中運用了豐富的象征意義,展現了詩人對傳統節日的熱愛和對美好時光的曏往。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