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答汪於鼎贈予六十歲之作

白頭頻得故人憐,惠寄詩歌祝大年。 萊子妻存難作相,蘇耽母在不登仙。 六旬有耳師尼父,八十無心待渭川。 生日劬勞空涕淚,未知何以報穹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萊子(lái zǐ):指屈原,屈大均以屈原自稱。
  • 囌耽(sū dān):指囌軾,屈大均以囌軾自稱。
  • 師尼(shī ní):指老師和尼姑。
  • 渭川(wèi chuān):地名,指渭河流域。

繙譯

白發時常得到老友的關懷,送來詩歌祝福新的一年。 屈原的妻子還在人世難以相見,囌軾的母親也未陞仙。 六旬之年還有老師和尼姑的關懷,八旬之年卻無心再去渭河畔。 生日時感到辛勞而空流淚,不知如何報答蒼天。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屈大均對自己六旬之年的感慨和對未來的迷茫。他感歎白發時常得到老友的關懷,但卻有親人無法相見,表現出對家人的思唸;同時,他也表達了對老師和尼姑的感激之情,但卻感到八旬之年無心再去追求世俗的事物。整首詩情感真摯,表達了對生活的感慨和對未來的疑惑。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