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墓

鬆爲先公買,蒼蒼已作林。 誰非仁孝者,忍有斧柯心。 培覆憂難久,攀號直至今。 巢中多鶴子,累爾和哀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一種常見的樹木,常用於比喻高尚、堅貞。
  • 斧柯(fǔ kē):指斧頭砍樹後畱下的樹樁。
  • 培覆(péi fù):培土覆蓋。
  • 攀號(pān hào):攀折樹木,比喻傷害。
  • :鳥類築巢的地方。
  • 累爾:指累及你。

繙譯

松樹是先賢購買的,鬱鬱蔥蔥已經成爲一片林。誰若不是仁孝之人,就會忍心砍伐這些樹。長期埋藏在土中,一直到現在還有人攀折它們。樹中有許多鶴子,它們傳達著你的悲哀聲音。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松樹被砍伐的情景,表達了對先賢的懷唸和對偉大精神的贊頌。松樹象征著高尚、堅貞的品質,作者借此表達了對高尚品德的追求和對偉大精神的敬仰。詩中的鶴子則增添了一絲悲涼之感,使整首詩更具意境和情感。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