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髡 (kūn):剃去頭髮。
- 湍急:水流急速。
- 停雲:形容雲朵似乎停止不動。
- 瓠子 (hù zǐ):一種葫蘆科植物,這裏比喻堤壩。
- 桃源:指理想中的美好地方,源自陶淵明的《桃花源記》。
- 淮海:指淮河和海,這裏泛指廣闊的地區。
- 昆崙 (kūn lún):即崑崙山,古代傳說中的神山,這裏指水源的源頭。
- 渾:渾濁。
- 接䍦 (jiē lí):古代的一種帽子。
- 顛倒:倒置,混亂。
- 闢疆園:指廣闊的園地。
翻譯
沙灘上深埋的老樹幾乎被剃光了頭,急流中的雲朵彷彿在奔騰。 雖然堤壩依舊存在,如同瓠子一般,但哪裏還有花開如桃源的美景。 天色經過淮海似乎完全變了樣,水從崑崙山流出已經變得渾濁。 卻想起故鄉的兄弟們,他們在廣闊的園中,帽子顛倒,盡情嬉戲。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經過桃源時的所見所感。詩中,「沙深老樹欲全髡」和「湍急停雲勢若奔」生動描繪了自然景象的荒涼與動態。後兩句通過對「堤存如瓠子」和「花發號桃源」的對比,表達了對現實與理想之間差距的感慨。詩的最後,通過對故鄉兄弟的懷念,展現了詩人對家鄉的深情和對自由生活的嚮往。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人文的深刻感悟。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