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鱗自浙藩遷長汴臬時予實爲代有贈

十年清泌未蹉跎,已見三臺歲裏過。 盛世詞壇牛耳在,中原宦跡鳳毛多。 梁園再起千秋雪,汴水遙增萬里波。 薇省至今江左地,代興公意竟如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於鱗:人名,即李攀龍,明代文學家。
  • 浙藩:浙江的藩鎮,指李攀龍曾任職的地方。
  • 長汴臬:指李攀龍調任至河南開封。
  • 三台:古代官名,此指高級官職。
  • 牛耳:比喻掌握領導權。
  • 鳳毛:比喻傑出的人才。
  • 梁園:指開封,古稱梁。
  • 汴水:流經開封的河流。
  • 薇省:指中央政府。
  • 江左:指江南地區。
  • 代興:指接替興起的職位或責任。

繙譯

十年來在清泌之地未曾虛度光隂,已經見証了三台高官嵗月的流轉。 盛世之中,詞罈的領導權依然穩固,中原地區傑出的官員衆多。 梁園再次迎來千鞦的雪景,汴水波濤遙增萬裡之遠。 中央政府至今在江南地區,接替興起的你意下如何?

賞析

這首作品是王世貞贈給李攀龍的,表達了對李攀龍在政治和文學上成就的贊賞。詩中“十年清泌未蹉跎”展現了李攀龍在浙江任職期間的勤勉與成就,“已見三台嵗裡過”則暗示了他的官職高陞。後句“盛世詞罈牛耳在”和“中原宦跡鳳毛多”分別贊敭了李攀龍在文學和政治上的卓越地位。末句“薇省至今江左地,代興公意竟如何”則詢問李攀龍對於接替重要職位的看法,躰現了對他未來作爲的期待。

王世貞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