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高牙紅旆:高大的軍旗,紅旆指紅色的旗幟。
- 津頭:渡口。
- 候吏:守候的官員。
- 鄉語:家鄉的方言。
- 腰下懸魚:古代官員腰間常懸掛魚形符,用以表示身份。
- 舊符:舊時的符信,這裏指鄒彥吉以前使用的官符。
- 尺檄:短小的文書,這裏指命令或公文。
- 奚囊:隨身的囊袋,比喻行囊。
- 恰好:正好,恰到好處。
- 貯:存放,收藏。
- 中朝:朝廷,中央政府。
- 文武:文官和武官。
- 麒麟:古代傳說中的神獸,象徵吉祥。
- 着豎儒:指穿着儒服的官員。
翻譯
離開了東山三舍之地,高大的軍旗和紅色的旗幟在前方迎風招展。渡口上守候的官員仍然說着家鄉的方言,腰間懸掛着舊時的魚形符信。一紙短小的文書可能就能收回大海的控制權,而你的行囊正好可以收藏西湖的美景。在朝廷中文官和武官中,像你這樣的人才少之又少,不要驚訝於穿着儒服的官員能得到如此重用。
賞析
這首詩是王世貞送別鄒彥吉的作品,表達了對鄒彥吉的讚賞和祝福。詩中通過描繪鄒彥吉離別時的場景,展現了他的威嚴和地位。同時,詩人通過對「尺檄可能收大海,奚囊恰好貯西湖」的想象,讚美了鄒彥吉的能力和即將到來的美好前程。最後兩句則直接表達了對鄒彥吉在朝廷中地位的肯定,以及對他未來成就的期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厚情誼和對國家棟梁之才的崇高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