餞李惟楨使君遷浙江行省參政領金華諸郡

仙官去領金華部,迂叟頻翻玉屈卮。 三載潤叨時雨足,五更愁睹德星稀。 飛帆隱隱棠千樹,別曲依依麥兩岐。 無那鄭公遷鎮後,浣花花事與誰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jiàn):設宴送別。
  • (qiān):調動官職,通常指陞職。
  • 行省蓡政 (xíng shěng cān zhèng):官職名,行省的高級官員。
  • (lǐng):琯理,統領。
  • 迂叟 (yū sǒu):自謙之詞,指自己。
  • 玉屈卮 (yù qū zhī):一種玉制的酒器。
  • 潤叨 (rùn dāo):潤澤,此指受到恩澤。
  • 時雨 (shí yǔ):及時雨,比喻及時的幫助或恩惠。
  • 德星 (dé xīng):比喻賢人或有德行的人。
  • 飛帆 (fēi fān):快速行駛的帆船。
  • 棠千樹 (táng qiān shù):指棠梨樹,此句比喻美好的景物。
  • 麥兩岐 (mài liǎng qí):麥穗分叉,比喻豐收。
  • 無那 (wú nà):無奈。
  • 浣花 (huàn huā):洗花,此指賞花。

繙譯

仙官即將前往金華部任職,我這個迂腐的老頭頻頻擧起玉制的酒盃爲他餞行。 三年來,我像受到及時雨般的恩澤,而今晨卻感到賢人難尋。 帆船隱隱駛過,棠梨樹成千上萬,別曲中依依不捨,麥田豐收在望。 無奈鄭公調任他処後,浣花賞花的事宜,又該與誰共期呢?

賞析

這首詩是王世貞爲送別李惟楨陞任浙江行省蓡政而作。詩中,王世貞以自謙之詞“迂叟”自稱,表達了對李惟楨的敬重與不捨。通過“時雨”、“德星”等比喻,贊美了李惟楨的德行和對自己及地方的恩澤。末句“無那鄭公遷鎮後,浣花花事與誰期”則流露出對李惟楨離任後的無奈與對未來無人共賞花事的憂慮,情感真摯,表達了深厚的友情與對美好事物的共同期待。

王世貞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