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同客遊李太常伯華諸園
窈窕縱橫事事宜,還如谷口動京師。
幽亭護竹尋難遍,寒日穿蘿嫋易垂。
徑盡樽醪時一引,坐新鐘鼓不須移。
風林忽送青山色,霜榭俄低白雪枝。
歌罷纏頭珠錯落,舞殘垂手玉逶迤。
城隅柝響催逾勁,席裏杯行愬莫遲。
四海烽煙容汝老,百年丘壑爲誰私。
須留麈尾聽玄講,未許悲吟伏櫪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窈窕 (yǎo tiǎo):形容深遠曲折。
- 縱橫:指事物繁多,無所不包。
- 谷口:指山谷的入口,這裏比喻隱居之地。
- 京師:京城,首都。
- 護竹:指圍繞竹林的保護措施。
- 穿蘿:穿過藤蘿。
- 嫋 (niǎo):形容細長柔軟的東西隨風擺動。
- 樽醪 (zūn láo):酒杯中的酒。
- 鐘鼓:古代的樂器,這裏指音樂。
- 霜榭 (shuāng xiè):建在霜地上的亭子。
- 白雪枝:指被雪覆蓋的樹枝。
- 纏頭:古代歌舞時用來裝飾頭部的物品。
- 珠錯落:形容裝飾品閃爍。
- 垂手:指舞蹈動作中的下垂手臂。
- 玉逶迤 (yù wēi yí):形容動作柔美連綿。
- 城隅:城牆的角落。
- 柝響 (tuò xiǎng):打更的聲音。
- 杯行:指酒杯傳遞。
- 愬 (sù):迅速。
- 烽煙:戰爭的煙火。
- 丘壑:山丘和溝壑,這裏指隱居之地。
- 麈尾 (zhǔ wěi):古代用麈(一種鹿)的尾巴製成的拂塵,用於講學時揮動。
- 玄講:深奧的講學。
- 伏櫪詞:指低沉悲壯的詩歌。
翻譯
冬日裏,我與客人一同遊覽李太常伯華的各個園林,這些園林深遠而繁多,彷彿谷口的景色能動人心魄,震撼京城。幽靜的亭子周圍竹林茂密,難以一一探尋,寒冷的陽光透過藤蘿,輕輕垂下。走到路的盡頭,我們不時舉杯飲酒,坐在新設的鐘鼓旁,音樂聲不需要移動就能聽到。風林突然送來了青山的色彩,霜地上的亭子使白雪覆蓋的樹枝顯得更低。歌聲結束後,裝飾頭部的珠寶閃爍着錯落的光芒,舞蹈結束時,垂下的手臂動作柔美連綿。城牆角落的打更聲催促着,席間的酒杯傳遞迅速,不要遲疑。四海的戰火容許你老去,但這一生的隱居之地又是爲了誰而私藏?需要留下麈尾,聆聽深奧的講學,不允許悲吟低沉的詩歌。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冬日與客人遊園的情景,通過對園林景色的細膩描寫,展現了園林的幽靜與美麗。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窈窕縱橫」、「寒日穿蘿」、「風林忽送青山色」等,生動地勾勒出一幅冬日園林的畫卷。同時,詩中也不乏對人生哲理的思考,如「四海烽煙容汝老,百年丘壑爲誰私」,表達了對隱居生活的嚮往和對世俗紛擾的淡漠。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豐富,是一首優秀的明代園林詩。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貞的其他作品
- 《 題宋拓蘭亭記後 》 —— [ 明 ] 王世貞
- 《 離合承乏淄青將發有懷故人寓郡望姓字 》 —— [ 明 ] 王世貞
- 《 泰安戲呈徐張二使君索會 》 —— [ 明 ] 王世貞
- 《 三洲歌 》 —— [ 明 ] 王世貞
- 《 梅花下得劉伯真廷尉書卻寄 》 —— [ 明 ] 王世貞
- 《 入秋無事案頭偶有紙筆隨意輒書如風掃華不倫不理故曰雜題 》 —— [ 明 ] 王世貞
- 《 寄明卿使君再覲 》 —— [ 明 ] 王世貞
- 《 夏日偶成不復倫次共得廿首復作長山道中故事耳 》 —— [ 明 ] 王世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