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惟敬內翰沈嘉則張幼於諸君過弇州園分韻
青蔥竹柏吐餘姿,不似長年搖落時。
已割溪雲充野供,還調澗溜作清絲。
客緣探隱難言結,心到論文偶自知。
但許布衣歡十日,未應惆悵問歸期。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黎惟敬:人名,即黎民表,字惟敬,明代文學家。
- 內翰:古代官名,指翰林學士。
- 沈嘉則:人名,即沈一貫,字嘉則,明代文學家。
- 張幼於:人名,即張時徹,字幼於,明代文學家。
- 弇州園:地名,指王世貞的私家園林。
- 青蔥:形容植物青翠茂盛。
- 竹柏:竹子和柏樹,常用來比喻堅貞不屈。
- 搖落:凋謝,凋落。
- 割:割取,採摘。
- 澗溜:山澗中的流水。
- 清絲:形容水聲清脆悅耳。
- 探隱:探尋隱祕之處,指探訪名勝古蹟。
- 論文:討論文學作品。
- 布衣:平民百姓,這裏指沒有官職的文人。
- 惆悵:傷感,失意。
翻譯
青翠的竹子和柏樹展現出它們茂盛的姿態,不像一年中凋零的時候。 我們割取了溪邊的雲朵作爲野餐的食材,還調製了山澗的流水聲作爲清脆的音樂。 客人們因爲探訪隱祕之地而難以言表的喜悅,心中討論文學作品時偶然間相互瞭解。 我們只願享受這十天的平民歡樂,不必因爲離別而感到惆悵。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明代文人王世貞與友人在弇州園的歡聚場景。詩中,「青蔥竹柏」與「不似長年搖落時」形成對比,表達了自然景色的生機與美好。通過「割溪雲」、「調澗溜」等意象,展現了文人雅集的閒適與風雅。後兩句則表達了文人間的深厚情誼和對文學的熱愛,以及對離別的不捨。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文人雅士對自然與文學的熱愛,以及對友情的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