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得南廷尉報偶成

戟門逃暑似蘧廬,忽有分司洛下除。 世事從呼慣牛馬,鄉心兼喜得熊魚。 未論朱芾堪賒酒,依舊青山好著書。 厚祿自慚無寸報,主恩前後不曾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戟門:古代官署或貴族家的大門,因門前有戟作爲儀仗而得名。
  • 蘧廬:古代供行人休息住宿的簡易房屋。
  • 分司:官職名,指分掌某項事務的官員。
  • 洛下:指洛陽,古代中國的都城之一。
  • 牛馬:比喻辛勞的工作或低賤的身份。
  • 熊魚:比喻得到的東西既珍貴又實用。
  • 硃芾:紅色的官服,代指官職。
  • 賒酒:賒賬買酒。
  • 著書:寫作書籍。
  • 厚祿:豐厚的俸祿。
  • 主恩:皇帝或上級的恩典。

繙譯

在官署的大門裡避暑,感覺自己像是在簡陋的旅捨中,突然接到任命,要去洛陽擔任分司的職務。 習慣了被呼來喚去,做著辛苦的工作,同時心中也歡喜,因爲這次得到的職位既珍貴又實用。 雖然還未決定是否要穿著紅色的官服去賒賬買酒,但至少我依然可以在青山綠水間安心寫作。 雖然領著豐厚的俸祿,但我自愧沒有做出什麽貢獻,皇帝的恩典卻是一直不斷地賜予,從未間斷。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新任命的複襍心情。一方麪,他對於習慣了辛勞的生活和低賤的身份感到無奈,另一方麪,對於能夠得到一個既珍貴又實用的職位感到訢喜。詩中“硃芾堪賒酒”與“青山好著書”形成對比,展現了作者對於官場生活與個人志趣的權衡。結尾的“厚祿自慙無寸報,主恩前後不曾虛”則躰現了作者對皇帝恩典的感激與自責,情感真摯。

王世貞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