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乙酉:指農曆乙酉年。
- 元日:農曆正月初一。
- 試筆:指新年伊始,嘗試書寫詩文。
- 黃雞唱曉:指黃雞報曉,天亮了。
- 酉更真:酉時(下午5點至7點)的更聲顯得格外真實。
- 老興不逮兒曹新:老年人的興致不如年輕人那樣新鮮。
- 一千八百日:約等於五年。
- 六尺尋常身:指普通人的身體,六尺約爲1.8米。
- 坐頭卻佔最後盞:坐在宴席的末座,只得到最後一杯酒。
- 曆尾數殘無復人:日曆的最後幾頁,已經沒有人再去翻看。
- 旋呼藍舉入山去:隨即呼喚同伴,一起進山。
- 別向梅花探早春:特意去尋找梅花,探尋早春的氣息。
翻譯
黃雞報曉,酉時的更聲格外真實, 老年人的興致不如年輕人那樣新鮮。 孤身一人,度過了約五年的時光, 仍舊是普通人的身軀,六尺之軀。 坐在宴席的末座,只得到最後一杯酒, 日曆的最後幾頁,已經沒有人再去翻看。 隨即呼喚同伴,一起進山去, 特意去尋找梅花,探尋早春的氣息。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老年與青年的生活狀態,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和對新生活的嚮往。詩中「黃雞唱曉」與「酉更真」描繪了清晨的寧靜,而「老興不逮兒曹新」則透露出詩人對年輕活力的羨慕。後文通過「一千八百日」和「六尺尋常身」的對比,強調了時間的無情和人生的平凡。結尾處,詩人選擇與同伴一同進山,探尋梅花的早春氣息,展現了對自然和新生事物的熱愛,寄託了對新一年的美好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