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棄繻生:繻(rú),古代用作通行證的帛,上有字畫。棄繻生指放棄使用通行證的人,比喻不拘常規。
- 新篇:新作的詩文。
- 吐氣:比喻文章或言論的氣勢。
- 藏名:隱藏名聲,不顯露。
- 揚閣:揚雄的閣樓,比喻學問高深的地方。
- 嵯峨:嵯(cuó)峨(é),形容山勢高峻。
- 漢京:指漢朝的都城長安或洛陽。
- 五子:指五位才子。
- 白眼:比喻輕視、不屑。
翻譯
飄逸的年輕人,放棄了常規的通行證,每次拿出新作的詩文都讓我感到驚訝。詩中的每一個字都像風雲一樣爭相展現氣勢,千秋萬代中隱藏的名聲也因此被打破。沒有奇異之處的人寧願寂寞地留在揚雄的閣樓,有志向的人必定要前往高峻的漢朝都城。曾經見過的五位才子如今已經不在,我又怎能對現在的英才們投以輕視的目光呢?
賞析
這首詩讚美了一位年輕才子的才華和志向。詩人通過「棄繻生」和「新篇」等詞語,形象地描繪了這位年輕人的不凡和創新。詩中「一字風雲爭吐氣」一句,既展現了詩文的氣勢,也隱喻了年輕人的抱負和才華。後兩句則通過對比「無奇」與「有好」,表達了對有志之士的推崇和對平庸之輩的不屑。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詩人對才華橫溢的年輕人的讚賞之情。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貞的其他作品
- 《 十五夜於小祗園坐月作 》 —— [ 明 ] 王世貞
- 《 余自三月朔抵留任于今百三十日矣中间所见所闻有可忧可悯可悲可恨者信笔便成二十絶句至于适意之作十不能一亦见区区一段心绪况味耳 其十八 》 —— [ 明 ] 王世貞
- 《 題柏舟畫卷贈高母 》 —— [ 明 ] 王世貞
- 《 送龔大理出教授嚴州二首 》 —— [ 明 ] 王世貞
- 《 上帝之什十四章 》 —— [ 明 ] 王世貞
- 《 送吳中丞入爲少司徒 》 —— [ 明 ] 王世貞
- 《 助甫遠駕見訪遂成四章情見乎辭 》 —— [ 明 ] 王世貞
- 《 陳翁六十於鳦先請詩壽之得一絕句 》 —— [ 明 ] 王世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