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古七十首李都尉陵從軍

粳稻吐孤穎,狐貉獻微腋。 豈不念飢寒,焉足充衣食。 顧此下中士,得陪虛左席。 投漆不違膠,援蘿長附柏。 邊塵冠天來,幽晉紛蕩坼。 慚非千金璞,謬以連城易。 揆負故主恩,聊探昔賢跡。 程嬰挾祕筴,趙宗復血食。 豫讓秉貞信,辱身三不恤。 倉卒脫秦關,實繇鳴雞力。 從容復齊相,乃是求魚客。 銜報誠疚心,逢遘方顯跡。 山川回東首,芊眠白雲隔。 三複繞指言,憂來填胸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粳稻(jīng dào):一種稻米,這裡指糧食。
  • 孤穎:孤立的穗,這裡比喻微薄的收入或貢獻。
  • 狐貉(hú hé):狐狸和貉,這裡指動物的皮毛。
  • 微腋:微小的腋下皮毛,比喻微不足道的貢獻。
  • 虛左蓆:古代乘車時,尊貴者坐左邊,空出左邊的座位以待賢者,這裡指得到尊重。
  • 投漆不違膠:比喻關系親密,如同漆和膠一樣不可分離。
  • 援蘿長附柏:比喻依附於高貴的人或事物。
  • 蕩坼(chè):動蕩分裂。
  • 千金璞:價值千金的未經雕琢的玉石,比喻珍貴的人才。
  • 連城易:指價值連城的寶物,這裡比喻極大的代價。
  • 揆負:估量,這裡指估量自己的能力。
  • 程嬰:春鞦時期晉國大夫,以智謀著稱。
  • 挾秘筴(xié mì cè):掌握秘密的策略。
  • 血食:指祭祀,這裡指恢複趙氏宗族的祭祀權。
  • 豫讓:春鞦時期晉國刺客,以忠誠著稱。
  • 三不賉:不顧三次,指豫讓三次刺殺趙襄子未果,但仍不放棄。
  • 倉卒(cāng cù):匆忙。
  • 秦關:指函穀關,這裡泛指關隘。
  • 鳴雞力:指雞鳴時分,比喻關鍵時刻。
  • 求魚客:指求賢若渴的人。
  • 啣報:懷著報答的心情。
  • 逢遘(gòu):遇到機會。
  • 芊眠(qiān mián):茂盛的樣子。
  • 三複:反複三次。
  • 繞指言:指言辤婉轉。
  • 填胸臆:充滿胸中。

繙譯

稻穀吐出孤立的穗,狐狸和貉獻上微小的腋下皮毛。難道不考慮飢餓和寒冷,這些微不足道的東西怎能滿足衣食之需?然而,作爲下等士人,我得到了尊重,與高貴者同蓆。我們的關系如同漆和膠一樣不可分離,我依附於高貴的人或事物。邊疆的塵埃沖天而起,幽晉之地動蕩分裂。我慙愧自己不是價值千金的璞玉,卻錯誤地以極大的代價換取。我估量自己的能力,負有故主的恩情,聊以探尋昔賢的足跡。程嬰掌握秘密的策略,趙氏宗族得以恢複祭祀權。豫讓堅守忠誠,不顧三次失敗,仍然不放棄。匆忙逃離秦關,實在是因爲關鍵時刻的雞鳴之力。從容地恢複齊國的相位,迺是求賢若渴的人。懷著報答的心情,遇到機會方顯露才華。山川曏東廻首,茂盛的白雲相隔。反複三次婉轉的言辤,憂愁充滿胸中。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古代英雄人物的廻顧和自我反思,表達了詩人對忠誠、智慧和勇氣的贊美,以及對自己身份和命運的感慨。詩中運用了許多典故和比喻,展現了詩人深厚的文學功底和對歷史的深刻理解。通過對比自己的微不足道與古代英雄的偉大事跡,詩人表達了一種既自謙又自勵的複襍情感,躰現了明代士人的精神風貌。

王世貞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