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師朱教諭先生八十壽言

仍棲故壘學庚桑,書帶沿階薜荔牆。 老去朱顏猶自王,少來青眼或能方。 西河舊憶經生業,北面誰當弟子行。 偶爲敲針一垂釣,不將餘日向文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仍棲故壘:依舊居住在舊時的堡壘。
  • 學庚桑:學習庚桑楚的隱居生活。庚桑楚,古代隱士。
  • 書帶:指書籍。
  • 薜荔牆:薜荔爬滿的牆,薜荔(bì lì),一種植物。
  • 朱顏:紅潤的面容,指年輕時的容顏。
  • 自王:自得其樂,自我滿足。
  • 青眼:對人喜愛或器重的目光。
  • 或能方:或許能夠比擬。
  • 西河:地名,指黃河以西的地區。
  • 經生業:指從事經學教育的職業。
  • 北面:古代學生向老師行禮時面向北。
  • 弟子行:弟子的行列。
  • 敲針:敲打魚鉤,準備釣魚。
  • 餘日:餘下的日子。
  • 文王:指周文王,古代賢君,這裏泛指政治或官場。

翻譯

依舊居住在舊時的堡壘,學習庚桑楚的隱居生活,書籍圍繞着薜荔爬滿的牆壁。 雖然年老,但紅潤的面容依舊自得其樂,年輕時受人喜愛的目光或許能夠比擬。 懷念西河的經學教育生涯,誰應當面向北,位列弟子的行列。 偶爾敲打魚鉤準備垂釣,不願將餘下的日子奉獻給政治或官場。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學者的晚年生活,他選擇隱居,沉浸在書籍和自然之中,保持着內心的滿足和寧靜。詩中「仍棲故壘學庚桑」展現了他的隱居生活,而「書帶沿階薜荔牆」則描繪了他居住環境的靜謐與書香。儘管年老,他依然保持着年輕時的風采和自得其樂的心態。詩的最後兩句表達了他對簡樸生活的嚮往,不願被世俗所累,體現了超脫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高尚情操。

王世貞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