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司理母守節
握手無存沒,遺孤自始終。
此生唯泣鵠,不死爲丸熊。
玉貌先年毀,冰心後日融。
天留素機月,人誦柏舟風。
太史詩垂採,仙郎籍已通。
事歸彤管上,名在紫泥中。
雋箸時堪進,潘輿樂未窮。
請看臣向傳,能復幾人同。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丸熊:指用熊膽和藥,讓小兒服食,以治療疾病。這裏比喻母親對子女的撫育和教養。
- 素機:指織布機,比喻勤勞。
- 柏舟:古代的一種船,這裏比喻節操堅定,如柏舟之不移。
- 彤管:古代女史用以記事的杆身漆朱的筆,這裏指記載節婦事蹟的史冊。
- 紫泥:古代封泥的一種,用以封璽書,這裏指皇帝的詔書。
- 雋箸:指美味的菜餚。
- 潘輿:指潘岳的《閒居賦》中提到的車輿,比喻安逸的生活。
翻譯
我們握手告別,無論是生是死,我都會留下遺孤,始終如一。 這一生我只能像泣鵠一樣悲傷,不死的意志是爲了像丸熊一樣撫育子女。 我的容貌在早年已經毀損,但我的冰心在日後會融化。 天留給我的是勤勞的織布機上的月光,人們誦讀的是我如柏舟般堅定的節操。 太史已經將我的事蹟記載下來,仙郎的籍貫也已經通達。 我的事蹟歸於記載節婦的史冊之上,我的名字在皇帝的詔書之中。 美味的菜餚時常可以進獻,潘岳的車輿帶來的樂趣無窮無盡。 請看我在臣子傳記中的記載,能有幾人與我相同呢?
賞析
這首作品讚頌了一位母親堅守節操、撫育孤兒的偉大精神。詩中通過「泣鵠」、「丸熊」等比喻,形象地描繪了母親的悲痛與堅韌。同時,「素機月」、「柏舟風」等意象,展現了她的勤勞與堅定。最後,詩人以太史的記載、皇帝的詔書,來彰顯這位母親的不朽名聲,表達了對她高尚品德的崇敬與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