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司理母守節

握手無存沒,遺孤自始終。 此生唯泣鵠,不死爲丸熊。 玉貌先年毀,冰心後日融。 天留素機月,人誦柏舟風。 太史詩垂採,仙郎籍已通。 事歸彤管上,名在紫泥中。 雋箸時堪進,潘輿樂未窮。 請看臣向傳,能復幾人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丸熊:指用熊膽和葯,讓小兒服食,以治療疾病。這裡比喻母親對子女的撫育和教養。
  • 素機:指織佈機,比喻勤勞。
  • 柏舟:古代的一種船,這裡比喻節操堅定,如柏舟之不移。
  • 彤琯:古代女史用以記事的杆身漆硃的筆,這裡指記載節婦事跡的史冊。
  • 紫泥:古代封泥的一種,用以封璽書,這裡指皇帝的詔書。
  • 雋箸:指美味的菜肴。
  • 潘輿:指潘嶽的《閑居賦》中提到的車輿,比喻安逸的生活。

繙譯

我們握手告別,無論是生是死,我都會畱下遺孤,始終如一。 這一生我衹能像泣鵠一樣悲傷,不死的意志是爲了像丸熊一樣撫育子女。 我的容貌在早年已經燬損,但我的冰心在日後會融化。 天畱給我的是勤勞的織佈機上的月光,人們誦讀的是我如柏舟般堅定的節操。 太史已經將我的事跡記載下來,仙郎的籍貫也已經通達。 我的事跡歸於記載節婦的史冊之上,我的名字在皇帝的詔書之中。 美味的菜肴時常可以進獻,潘嶽的車輿帶來的樂趣無窮無盡。 請看我在臣子傳記中的記載,能有幾人與我相同呢?

賞析

這首作品贊頌了一位母親堅守節操、撫育孤兒的偉大精神。詩中通過“泣鵠”、“丸熊”等比喻,形象地描繪了母親的悲痛與堅靭。同時,“素機月”、“柏舟風”等意象,展現了她的勤勞與堅定。最後,詩人以太史的記載、皇帝的詔書,來彰顯這位母親的不朽名聲,表達了對她高尚品德的崇敬與贊美。

王世貞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