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送子敬宗兄之建寧司理因簡明卿邵武
大令吾宗彥,風流今在君。
八蠶清轉勵,五馬重仍分。
瘴色憑驄破,鄉書與雁聞。
名題峴山月,詩憶幔亭雲。
獄吏愁丹筆,門人惜練裙。
如逢郢中客,何以結殷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大令:古代對縣令的尊稱。
- 宗彥:同宗中的才俊。
- 風流:這裏指才華橫溢,有文采。
- 八蠶:指八次蠶食,比喻勤勞。
- 清轉勵:清廉且勤奮。
- 五馬:古代太守的代稱,這裏指官職。
- 重仍分:再次分別。
- 瘴色:指南方溼熱地區特有的氣候。
- 驄:一種青白色的馬,這裏指騎馬。
- 鄉書:家書。
- 峴山:山名,在今湖北省襄陽市。
- 幔亭:用帳幕圍成的亭子,這裏指宴會場所。
- 丹筆:古代用硃筆記錄罪犯的罪行,這裏指處理案件。
- 練裙:指簡樸的衣着,比喻清廉。
- 郢中客:指楚國都城郢的才子,這裏泛指有才華的人。
翻譯
我的同宗才俊,你的風采如今更加顯赫。 你勤勞清廉,官職再次得到提升,我們又要分別。 你將騎着青白色的馬,打破南方的瘴氣,家書將隨着雁羣傳來。 你的名字將如峴山的月亮一樣照耀,你的詩篇將讓人想起幔亭的雲彩。 處理案件時,獄吏也會爲你擔憂,門人則會珍惜你的清廉。 如果遇到有才華的人,你將如何表達你的殷勤呢?
賞析
這首詩是王世貞送別同宗的才俊前往建寧任職的作品。詩中讚美了對方的才華和清廉,表達了對分別的不捨和對對方未來的美好祝願。通過「八蠶清轉勵」和「獄吏愁丹筆」等句,展現了對方勤勞清廉的形象,而「名題峴山月,詩憶幔亭雲」則預示了對方未來的名聲和成就。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同宗才俊的深厚情誼和對其未來的美好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