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梁王君用章既去崑山爲客部副郎邑人俞仲蔚集古語爲八詠餞行要餘與家弟和之各得四首毋論其辭之當與否而感德
汴水似天河,星查暫一過。
鳴鼉徹遙漢,飛鷁凌清波。
洛客思歸引,吳儂於蔿歌。
不取支機石,其如壓載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汴水:古代河流名,流經今河南省開封市一帶。
- 天河:銀河的古稱。
- 星查:指星星,比喻王君用章如星辰般短暫經過。
- 鳴鼉:指鼉鼓,古代的一種打擊樂器,此處比喻聲響遠播。
- 遙漢:遙遠的銀河。
- 飛鷁:古代傳說中能飛翔的水鳥,比喻船隻。
- 清波:清澈的水波。
- 洛客:指洛陽的客人,此處指王君用章。
- 思歸引:思鄉的曲調。
- 吳儂:吳地的方言,此處指吳地的歌曲。
- 於蔿歌:古代吳地的民歌。
- 支機石:傳說中織女用來支撐織機的石頭,比喻珍貴的物品。
- 壓載:船隻載重。
翻譯
汴水宛如天河般壯闊,星辰般的王君用章短暫經過。 鼉鼓的聲響傳遍遙遠的銀河,飛翔的鷁鳥凌駕於清澈的水波之上。 洛陽的客人思念家鄉,彈奏着思歸的曲調, 吳地的歌曲悠揚,唱着古老的民謠。 不帶走那珍貴的支機石,又怎能承受船隻的沉重載荷。
賞析
這首作品以汴水、天河、星辰等意象開篇,描繪了王君用章如星辰般短暫而輝煌的旅程。詩中通過鳴鼉、飛鷁等生動的比喻,展現了其聲名遠播、凌駕清波的壯麗景象。後兩句則通過洛客思歸引和吳儂於蔿歌,表達了對其思鄉之情和吳地文化的讚美。結尾以支機石爲喻,暗示了其不帶走珍貴之物,卻承受着沉重的責任和使命。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其離別的感慨和對未來的美好祝願。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貞的其他作品
- 《 弇園雜詠四十三首清涼界 》 —— [ 明 ] 王世貞
- 《 秋日過於鱗郡齋分賦十二體得俱字 》 —— [ 明 ] 王世貞
- 《 戲贈朱生 》 —— [ 明 ] 王世貞
- 《 灌甫宗正寄示所著新書奉贈 》 —— [ 明 ] 王世貞
- 《 孫鴻臚於羣從中官薄而詩佳授予滿卷因成以贈 》 —— [ 明 ] 王世貞
- 《 故河間守史公顏其庵曰蠹祝京兆爲題卷文待詔賦之會其卷失去而公之嗣鴻臚尊丈命予追書以補予素拙於筆且吳下能 》 —— [ 明 ] 王世貞
- 《 送子與方伯赴江右任兼懷德甫用晦二君 》 —— [ 明 ] 王世貞
- 《 倚家弟調送張元春遊嶺南四絕 》 —— [ 明 ] 王世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