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嚴太保詩後送尤介夫入都

山人不愛青山住,乞得山中宰相詩。 若遇郗家公子問,住山須待買山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山人:隱士。
  • 乞得:請求得到。
  • 山中宰相:指隱居山中的高官或賢人。
  • 郗家公子:指郗超,東晉時期的名士,以才華橫溢著稱。
  • 買山貲:購買山地的費用。貲(zī),錢財。

翻譯

隱士不愛住在青山之中,卻請求得到山中宰相的詩。 如果遇到郗家的公子詢問,告訴他要等到有了買山的資金才能住山。

賞析

這首詩通過隱士與山中宰相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於隱居生活的嚮往與現實的無奈。詩中的「山人」雖然內心向往青山,但因爲現實的限制(沒有足夠的錢財購買山地),只能請求得到山中宰相的詩作慰藉。詩末提到「郗家公子」,可能是借用歷史人物郗超的典故,暗示了詩人對於名士生活的嚮往。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於隱逸生活的矛盾情感。

王世貞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