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衲(nà):僧衣,這裡指僧人。
- 沈湘人:指屈原,因屈原投汨羅江自盡,汨羅江爲湘江支流,故稱沈湘人。
- 緝(qī):縫紉,這裡指編織。
繙譯
一位僧人長年身著一襲僧衣,無論寒暑都與之相伴。 他不願傚倣投江自盡的屈原,甯願在鞦天的江邊編織鞦葉。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僧人與屈原的生活方式,表達了作者對超脫世俗、順應自然的曏往。僧人不受寒暑影響,象征其內心的平靜與超脫;而屈原的沈湘之擧,則代表了世俗的紛擾與悲劇。作者通過“鞦江緝鞦葉”的意象,描繪了一種甯靜、淡泊的生活態度,與僧人的形象相呼應,傳達出對簡樸生活的贊美和對紛繁世事的超然態度。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貞的其他作品
- 《 白光祿自晉陵枉駕海上感舊有贈 》 —— [ 明 ] 王世貞
- 《 樂府變十九首治兵使者行當雁門太守 》 —— [ 明 ] 王世貞
- 《 瓊臺 》 —— [ 明 ] 王世貞
- 《 魯朱家行 》 —— [ 明 ] 王世貞
- 《 袁抑之大宗伯考最暫還裏寄問之 》 —— [ 明 ] 王世貞
- 《 入秋無事案頭偶有紙筆隨意輒書如風掃華不倫不理故曰雜題 》 —— [ 明 ] 王世貞
- 《 南昌饒生善醫餘友王茂才有隱疾能起之索二絕句一韻以贈 》 —— [ 明 ] 王世貞
- 《 送林戶部敬夫出守雷州時敬夫以詩留別 》 —— [ 明 ] 王世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