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司成邀同王光祿賞王貢士園芍藥前是已醉牡丹下矣芍藥尤盛麗可愛賦此與之

四月王園醉牡丹,仍逢芍藥擁朱欄。 毋論百種俱爭媚,爲殿羣芳且細看。 謔浪古時傳洧水,風流今日冠長幹。 莫將傾國虛相讓,誰似霓裳舞玉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司成:古代官名,這裏指趙司成。
  • 光祿:古代官名,這裏指王光祿。
  • 貢士:明清時期對鄉試考中者的稱呼。
  • 芍藥:一種植物,多年生草本,花大而美麗,有多種顏色。
  • 朱欄:紅色的欄杆。
  • 毋論:不論,不管。
  • 爭媚:競相展現美麗。
  • 殿羣芳:在衆多花卉中居於末位,但仍值得欣賞。
  • 謔浪:戲謔放浪。
  • 洧水:古代水名,這裏可能指代古代的某個地方或事件。
  • 風流:這裏指文雅、有才華。
  • 長幹:古代地名,這裏可能指代南京一帶。
  • 傾國:形容女子美貌到極點,能使國家傾覆。
  • 霓裳舞玉盤:形容舞蹈或景象極其美麗,如同仙女在玉盤上跳舞。

翻譯

四月裏在王園中醉賞牡丹,又遇到芍藥盛開圍繞着紅色欄杆。不論百種花兒都在競相展現美麗,作爲羣芳之末的芍藥也值得細細觀賞。古代有戲謔放浪的傳說來自洧水,今日的風流才子則以長幹爲冠。不要虛僞地相讓那傾國傾城的美貌,誰又能像霓裳舞在玉盤上的仙女那樣動人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四月王園中牡丹與芍藥競相綻放的盛景,通過對比牡丹與芍藥的美,表達了詩人對芍藥獨特魅力的讚賞。詩中「毋論百種俱爭媚,爲殿羣芳且細看」一句,既展現了羣芳爭豔的場面,又突出了芍藥在衆多花卉中的獨特地位。後兩句則通過引用古代傳說和地名,增添了詩歌的歷史文化底蘊,同時以「霓裳舞玉盤」的比喻,形象地描繪了芍藥的絕美之姿。

王世貞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