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赴太僕北上宴督漕王中丞新甫所感事有贈

青燈濁酒坐相酬,感事驚心論舊遊。 犯鬥故憐雙劍在,照車先讓一珠收。 毋驚粒玉峨珂集,不睹臺金蹀?愁。 愧我老非張萬歲,念君功待鄂千秋。 天空苜蓿霜難飽,春暖桃花水自流。 任是囧書稱太僕,何如計相拜通侯。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犯鬥:指劍光如星斗般閃耀。
  • 照車:指明珠的光芒可以照亮車輛。
  • 粒玉:指珍貴的玉石。
  • 峨珂:指華美的裝飾。
  • 臺金:指高官的俸祿。
  • 蹀?:指行走困難,這裏比喻生活艱難。
  • 張萬歲:指張萬歲,可能是指某個有功之臣。
  • 鄂千秋:指鄂千秋,可能是指某個有功之臣。
  • 囧書:指明亮的書信。
  • 計相:指掌管財政的官員。
  • 通侯:指有功勳的侯爵。

翻譯

我們在昏暗的燈光下,喝着濁酒,相互傾訴,感嘆着過去的事情,心中充滿了驚駭。你的劍光依然如星斗般閃耀,而我卻只能讓明珠的光芒先行收斂。不要驚訝於那些珍貴的玉石和華美的裝飾,看不到高官的俸祿,生活艱難,令人憂愁。我感到慚愧,我不是那個有功之臣張萬歲,而你的功績卻值得被銘記千秋。天空中的苜蓿在霜凍中難以飽食,而春暖花開時,桃花隨水自然流淌。即使我被稱爲太僕,掌管着明亮的書信,又怎能比得上那些掌管財政的官員,被封爲有功勳的侯爵呢?

賞析

這首作品在昏暗的燈光和濁酒的背景下,通過對過去事情的回憶和對現實的感慨,表達了作者對功名和地位的思考。詩中運用了對比和象徵的手法,如「犯鬥故憐雙劍在」與「照車先讓一珠收」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作者對功名的渴望和對現實的無奈。同時,詩中的「天空苜蓿霜難飽,春暖桃花水自流」也寓意着人生的無常和自然的規律,表達了作者對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作者對功名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王世貞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