卮語二首
貴爲掾,三語薦。貧爲客,萬言策。飽欲死,長三尺。飢欲死,東方朔。
廁中鼠,空倉雀。卵有毛,馬生角。巧抱甕,愚炙轂。真漸離,假孫叔。
葉公龍,淳于鵠。矢欲直,鉤欲曲。歸去來,臥空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卮語:即酒話,酒後之言。
- 掾(yuàn):古代官府屬員的通稱。
- 三語:指簡短的言語。
- 策:指計謀、策略。
- 飽欲死:形容極度飽足。
- 長三尺:形容身材高大。
- 飢欲死:形容極度飢餓。
- 東方朔:西漢文學家,以機智幽默著稱。
- 厠中鼠:比喻処境卑微。
- 空倉雀:比喻無依無靠。
- 卵有毛:比喻不可能的事情。
- 馬生角:比喻不可能的事情。
- 巧抱甕:比喻勤勞節儉。
- 愚炙轂:比喻愚笨無能。
- 漸離:指高漸離,戰國時期燕國的樂師,以忠貞著稱。
- 孫叔:指孫叔敖,春鞦時期楚國的賢相,以智慧著稱。
- 葉公龍:比喻虛有其表。
- 淳於鵠:比喻有才能而不被重用。
- 矢欲直:比喻正直不阿。
- 鉤欲曲:比喻善於變通。
- 臥空穀:比喻隱居。
繙譯
貴爲官府屬員,衹需三言兩語便可得到推薦;貧爲旅客,即使提出萬言的策略也無人問津。飽足到極點,身材高大;飢餓到極點,就像機智的東方朔。
身処卑微如厠中鼠,無依無靠如空倉雀。不可能的事情如同卵上有毛,馬頭上生角。勤勞節儉如同巧抱甕,愚笨無能如同炙轂。忠貞如真漸離,智慧如假孫叔。
虛有其表如葉公龍,有才能而不被重用如淳於鵠。正直不阿如矢欲直,善於變通如鉤欲曲。歸去隱居,臥於空穀之中。
賞析
這首作品以對比和比喻的手法,描繪了社會中不同人物的境遇和性格特點。通過“貴爲掾”與“貧爲客”的對比,揭示了社會的不公與人生的無奈。詩中運用了多個典故和比喻,如“東方朔”、“漸離”、“孫叔”等,豐富了詩歌的內涵。最後以“歸去來,臥空穀”作結,表達了詩人對於隱居生活的曏往和對世俗的厭倦。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反映了詩人對人生和社會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