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薄伽梵(bó jiā fàn):佛教術語,指佛陀,即釋迦牟尼佛。
- 阿闍世(ā dū shì):佛教人物,是佛陀時代摩揭陀國的國王,曾因聽信提婆達多的讒言而迫害佛陀,後成爲佛陀的弟子。
- 初地:佛教術語,指菩薩十地中的第一地,即歡喜地,是菩薩修行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階段。
翻譯
即使像佛陀那樣聖明,或者像阿闍世那樣狂妄, 無論是順從還是逆反,都能從孩童時期開始修行,達到初地。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比佛陀和阿闍世的形象,表達了作者對於修行道路的看法。詩中「聖如薄伽梵,狂如阿闍世」一句,既展現了佛陀的聖明,也描繪了阿闍世的狂妄,但無論何種性格,都有可能走上修行之路。後兩句「順逆雖有殊,從兒得初地」則強調了修行的起點並不受性格或境遇的限制,每個人都有機會從孩童時期開始,通過修行達到初地,體現了佛教普渡衆生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