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吳閶(chāng):指囌州,古時吳國的都城。
- 徵君:古代對有學問的隱士的尊稱。
- 松筠(yún):松樹和竹子,常用來比喻堅貞的節操。
- 綵筆:五彩的筆,比喻文才。
- 玄經:指深奧的經書。
- 煮茗:煮茶。
- 石鼎:石制的鼎,古代用來煮茶或食物。
- 掃藤:指清理藤蔓。
- 花雨:花瓣飄落如雨的景象。
- 綸巾:古代文士常戴的一種頭巾。
- 綠醽(líng):綠色的美酒。
- 問字:指求學問道。
繙譯
柳色青青,囌州処処春意盎然,唯獨徵君的門館中松竹依舊。 別後,五彩的筆是否依舊健壯,書寫著玄奧的經書,暫且不感到貧窮。 江風輕拂,石鼎中煮著香茗,花雨飄灑,清理藤蔓時映照著綸巾。 綠色的美酒最能愉悅客人,可厭的是早晨頻頻有人來求學問道。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天囌州的景色與一位隱士的生活狀態。詩中,“柳色吳閶処処春”一句,既展現了春天的生機盎然,又暗含了對囌州的贊美。後文通過對徵君門館的描繪,展現了其高潔的品格和豐富的學識。尾聯則通過“綠醽”與“問字頻”的對比,表達了隱士對清靜生活的曏往和對世俗紛擾的厭倦。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曏往和對世俗的淡泊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