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詠

直道世不容,枉已吾所恥。 枉直貴自辨,得失勿恤爾。 皎皎雖易污,庸庸亦可鄙。 寧爲韞璞玉,勿作踰淮枳。 期我同心友,百年共相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韞璞玉:指隱藏的美玉,比喻懷纔不露。韞(yùn):藏。
  • 踰淮枳:指越過淮河就變成枳,比喻環境改變導致本質變化。踰(yú):越過。
  • 相矢:相互發誓,承諾。

翻譯

在這個世界上,堅持正直的道路往往不被接納,但如果我屈從於不正之道,我會感到羞恥。 重要的是要能夠辨別是非曲直,不要過分擔憂得失。 雖然純潔的東西容易被污染,但平庸無爲也同樣可鄙。 我寧願像一塊隱藏的美玉,也不願像越過淮河就變質的枳。 我期待與我心意相通的朋友,共同承諾百年的忠誠。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於堅守正直和純潔的執着追求。詩中,「直道世不容,枉已吾所恥」直抒胸臆,表明了作者對於正直的堅持和對屈從的鄙視。通過「韞璞玉」與「踰淮枳」的比喻,作者進一步強調了保持本真和純潔的重要性。最後,作者期待與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承諾,展現了對於長久友誼的嚮往。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高尚的品格和堅定的信念。

安希範

安希範

明常州府無錫人,字小范,號我素。萬曆十四年進士。授行人,遷禮部主事,改南京吏部。二十一年疏請復高攀龍、吳弘濟官,以獎忠良,並嚴諭閣臣無挾私植黨。帝怒斥爲民。在家鄉參與東林講學之會。有《天全堂集》。 ► 1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