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寄王文學

高山流水有知音,曾識當年鐵石心。 溪上煙霞時疊夢,扇頭詩句日微吟。 薔薇一架浮香遠,楊柳千條涴綠深。 人地幽奇多悵慕,芒鞋竹杖欲相尋。
拼音

所属合集

#五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仲夏:夏季的第二個月,即農曆五月。
  • 王文學:人名,可能是一位文學愛好者或學者。
  • 鐵石心:比喻意志堅定,不爲外物所動。
  • 煙霞:指山水景色,也常用來比喻隱居的生活。
  • 疊夢:夢境重疊,形容思緒紛繁。
  • 扇頭詩句:寫在扇子上的詩句,常用於文人間的交流。
  • 微吟:輕聲吟詠。
  • 浮香遠:形容香氣飄散得很遠。
  • 涴綠深:形容楊柳的綠色非常深沉。
  • 悵慕:因思念而感到惆悵。
  • 芒鞋竹杖:指隱士或遊子的裝束,芒鞋是一種草鞋,竹杖是行走時用來支撐的工具。

翻譯

在仲夏時節,我寄詩給王文學,高山流水間有知音,曾經相識的鐵石心。溪邊的煙霞時常在夢中重疊,扇頭上的詩句我日日輕聲吟詠。薔薇花開,一架架浮動的香氣飄得很遠,楊柳千條,綠色深沉。這幽奇的人地讓我多有悵慕之情,我渴望穿着芒鞋,手持竹杖,去尋找那知音。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知音的深切思念和對自然美景的讚美。詩中,「高山流水」象徵着知音難尋,而「鐵石心」則強調了知音的堅定不移。通過描繪溪邊煙霞、扇頭詩句、薔薇香遠和楊柳綠深,詩人展現了一幅幽靜而美麗的自然畫卷,同時也表達了對知音的深切懷念。結尾的「芒鞋竹杖欲相尋」更是抒發了詩人渴望與知音重逢的強烈願望。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表達能力。

伍繩武

伍繩武,字宜文。新寧(今廣東臺山市)人。明神宗萬曆十九年(一五九一)舉人,官浙江平陽縣知縣。事見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七五。 ► 2篇诗文

伍繩武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