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衛欖溪信宿西園謝何赤木惠米

· 成鷲
人生豈能高飛似鴻鵠,千里齎糧半枵腹。人生豈能久聚如麋鹿,白首沉埋真面目。 霜邊墜葉風中萍,空界浮雲天上星。從來吾道貴無情,放身便住揮手行。 出山便作居山計,還山不免來分衛。逢錢索錢米索米,有條援條無援例。 三年不復到西園,一朝冒雪還入門。主人坐我池上軒,坐久細問寒與溫。 昨日客從何處去,今日客從何處住。客亦無所去,客亦無所住。 鉢盂驅我出東林,吹篪鼓腹無知音。喙長三尺藏在心,欲語不語終沉吟。 主人知我故來意,西窗話到月沉地。年來瓶笠集如蝟,彼此傷廉更傷惠。 見所未見聞未聞,無心出岫秋山雲。太倉撥出赤白軍,使我冷竈生氤氳。 嗚呼,安得天下盡如西園主人者,虛名實相無取捨。 由我在山還在野,日暮途窮來毀瓦。
拼音

成鷲

成鷲,俗姓方,名顓愷,字趾麟。出家後法名光鷲,字即山;後易名成鷲,字跡刪。廣東番禺人。明舉人方國驊之子。年十三補諸生。以時世苦亂,於清聖祖康熙十六年(一六七七)自行落髮,康熙二十年稟受十戒。曾住會同縣(今瓊海)多異山海潮巖靈泉寺、香山縣(今中山)東林庵、澳門普濟禪院、廣州河南大通寺、肇慶鼎湖山慶雲寺,爲當時著名遺民僧。工詩文,一時名卿鉅公多與往還。論者謂其文源於《周易》,變化於《莊》《騷》,其詩在靈運、香山之間。年八十五圓寂於廣州。著有《楞嚴經直說》、《道德經直說》、《鼎湖山志》、《鹿湖近草》、《鹹陟堂詩文集》等。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三二八有傳。 ► 1745篇诗文